談記憶的「實用面」前,讓我們先來認識甚麼叫記憶。
經常,人們喜歡用電腦來和人腦做對比,實務上,也的確兩者有很多共通的地方。首先,二者有個共通的「記憶」流程,亦即:編碼、儲存和檢索。
這三個流程很重要,一般人就是不清楚有這樣的流程,才會採用最沒有效率的方法做記憶。
這裡我們舉個例證吧!當我們認識「蘋果」這種東西時,我們的腦袋是怎麼記憶的呢?絕非「整體式硬記」,也就是說,今天看到一個鮮紅可口的大蘋果,我們知道這是蘋果,明天我們又看到一個不同品種但比較小號的蘋果,我們依然知道這是蘋果,甚至若把蘋果切成一片一片的,我們也依然知道這是蘋果。如果最早的記憶形式是採用「整體式硬記」,那麼只要後來的看到的蘋果跟原來的蘋果規格不同,我們就「憶」不起來了。
所以,記憶的三個流程,第一,是編碼,也就是,當我們記憶一個東西,我們會把一個東西立即做「拆解」,以蘋果來說,我們腦袋會立刻將蘋果的顏色、形狀、味道以及連結的相關資訊,分別吸收,接著才是第二步驟:在腦海建檔。如同我們透過攝影機或鍵盤,輸入蘋果相關資訊時,這些資訊也會以位元形式被拆解,此所以一張蘋果的照片,還可以透過「後製」予以解析嫁接等等。因為資訊不是一個整體的。
簡單來說,所謂記憶,就是把許多的「資訊」,變成各種元素存入腦海,如同蘋果可以被拆解成包含形狀、顏色等元素,各種知識,也是可以被拆解分成多樣歸類。將來經過第三步驟,也就是檢索,可以抓取資料,那才形成一個完整的記憶迴路。
記憶的效率原則:當一項資訊擁有越多線索,那日後就越容易被「喚醒」。
是的,這也是關於記憶另一個重要的觀念,記錄是一件事,憶起來,又是另一件事。今天當我們看到一個蘋果,我們腦海中被輸入多少資訊呢? 我們看到蘋果的外觀,還有用眼耳鼻舌等器官,從不同「介面」輸入不同的線索。所以當我們下次經過某個房間,聞到味道,就知道這房間有擺放蘋果;哪天我們若是經過畫室看到蘋果,也會建立新的線索,那就是「蘋果常被拿來當靜物主題作畫對象」,於是要去拜訪某個學畫畫學生,也可能帶蘋果去。這都是因為我們從記憶的「資料庫」中,依照「線索」抓取的資訊,並具體應用。
基本上,三個流程:
編碼:就是當我們記東西時,腦海中即刻把該資訊拆解成不同元素
儲存:依照不同資訊屬性,在腦海中分類儲存,好比蘋果的顏色,跟蘋果的味道,分類儲存。
檢索:當實際生活觸碰到腦海資訊相關時,該資訊就被「提領」出來,依照當初的線索檢索。好比,就算我們沒看到蘋果,但也大致分得出某個飲料是蘋果汁、某款美容用品有蘋果味。甚至定義某個家具設計的特色是蘋果風格等等。
當我們了解記憶三個基本流程,再來檢視我們的記憶方法,就可以做出結論:
每次記憶,可以抓住越多越線索,就是越有效率的記憶。
而為何一般的記憶,例如學生靠死背來學習是最無效率的呢? 正是因為這樣的記憶,線索最少。
例如,記憶一首詩,好比說「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」。可以有以下三種情境:
1) 死背的方法:
就是硬記「床」「前」「明」「月」「光」………等十個字
對大腦來說,就是硬塞十個字進去,因為無法構成一個「整體的意義」,所以很難記起來。就如同,我們若要我們去背誦隨機組合的一串英文字,那對誰來說都非常痛苦。對日後「回憶」來說,根本就「沒線索」。
這也就是填鴨式教育失敗的地方,就算一個學生天天熬夜,死拚活拚的終於考試過關。日後,硬記的資訊,也會在畢業後全部忘光光。
2) 理解的方法:
也就是我們要先去了解這首詩,然後再來記憶。這時候,大腦可以吸收的線索就很多了,其方法,想像一個「畫面」,夜晚的時候,月光透過窗戶灑在床頭,那種印象,的確就像地上有霜。畫面有了,記憶就簡單了。包括將來考試時,也很容易憶起這畫面,然後理所當然「憶」起整個詩句。
所以對學生來說,上課要認真聽課。不能單靠回家K課本,就是這個道理,因為少了「理解」,就等同記憶少了「線索」,日後不容易回憶。
3) 感受的方法:
最好的記憶,自然都是真正融入其中的。最簡單的例證,你自家的家具擺放位置,同班同學的名字,還有你最熱愛的休閒嗜好相關的術語,你不需要硬背,自然而然都在腦海中,因為你生活在這樣記憶中。當然,這是記憶比較高的境界,而從「理解」到「真正感受」這中間還是有不同層級。
以「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」來說,若只是理解了,到時候考試,回憶起畫面,但也依然不一定寫得出來,可能寫成「床前有月光,好像有了霜」,因此,若感受不夠,記憶方法不對。仍無法構成有效記憶。
(節錄於「記得住就能翻轉人生」一書)